不要放棄運動
在疾病早期,病人運動功能無障礙,能堅持一定的活動。隨著病情的發展,病人運動功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障礙,生活自理能力降低。這時應指導病人盡量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,最簡單的散步也好。研究表明一定強度的運動可以刺激神經營養因子的產生,起到腦保護作用,延緩病情發展。
堅持四肢各關節的功能鍛煉
帕金森病患者應注意日常活動中的安全問題,如走路時可手持拐杖助行。家人也應給予一定幫助,若病人如廁下蹲及起立困難時,可置高凳坐位排便。餐食中謹防燒、燙傷等事故發生。穿脫衣服、扣紐扣、系腰帶、鞋帶有困難者,均需給予幫助。晚期病人即便自己不能活動,家人也要幫助做肢體活動和肌肉、關節的按摩,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,預防肢體攣縮、關節僵直的發生。
不要害怕和抵觸藥物
藥物治療盡管有它的副作用,但不用藥的結果是病情進展更快,生活質量更差,積極合理的藥物治療,在合適的病情進展期進行手術治療,能夠使患者維持相當長時間的有質量的生活。
不要相信一些似是而非的“新技術”
有些所謂的新療法,新技術的特點是炒作、套用、自造時髦詞匯,比如干細胞,細胞再生,神經修復等等,對于帕金森病,正規醫院沒有這種做法,請仔細注意分辨醫療機構的資質。 目前,大多數人包括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對帕金森病的認識不深,進而導致在治療上沒有方向、認識不清的情況存在。王學廉教授提醒廣大患者及家屬要提高認識,謹遵醫囑,走出誤區,堅持規范化的治療。 針對帕金森病的治療,腦起搏器手術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方法。王學廉教授解釋說,“腦起搏器是腦深部電刺激療法(DBS)的俗稱,它通過植入大腦中的電極,發放弱電脈沖,刺激腦內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,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5萬人植入了腦起搏器。同時該手術治療安全性高,創傷小,不破壞腦組織,避免了由于神經核團破壞而引起的不可逆的嚴重并發癥。腦起搏器的副作用少而輕微。”
此文章內容僅代表醫生觀點,僅供參考。涉及用藥、治療等問題請到當地醫院就診,謹遵醫囑!
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。顱腦外傷、腦震蕩、腦腫瘤、腦血管病、癲癇、帕金森病、三叉神 ...
腦性癱瘓(腦癱)、小兒腦癱、腦癱FSPR手術及矯形手術、腦癱的術前康復、腦癱的術后 ...
立體定向手術及原發性帕金森病、三叉神經痛、面肌痙攣等功能神經外科疾病的手術治療 ...
三叉神經痛、面肌痙攣、舌咽神經痛;腦積水、蛛網膜囊腫、垂體瘤經鼻內鏡治療等。偏 ...
請務必在就醫后進行投票,以保證結果的公平、公正。